失能險風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失能險圖案

2018年實支實付險雙實支風波之後,今年換失能險當主角,

帶出一些問題造成保戶擔心理賠變苛及停賣的風聲四起,我想應該不會。

15 年來醫療險保費成長將近   倍,理賠的支出才區區成長10% 而已

 

會有失能險的出現,是因為意外險的理賠只有因為意外造成的殘廢失能才有理賠,

但是因為疾病也會造成殘廢或失能,所以才會有了失能險的出現!

 

保險公司銷售時也一再強調,這是為了彌補意外險的不足,

官方卻說是當成意外險賠,是非常不應該,保戶依約申請理賠有甚麼不對呢?

何況意外險確定出險後是整筆理賠,才不是像失能險零零星星按月給吧!

 

而保證理賠之下賠給死人,很不公平?這應該是保險公司為了消彌招攬投保時,

保戶疑慮反對問題而產生的設計,如果開始理賠後領不到十期就死亡,

不就吃虧了,那對保戶是不是也很不公平,所以才會有的保證機制吸引買氣,

既然檢討失能者死亡後該不該賠,可以由保費上反應,至於保證不保證,

不同費率即可,既然取消不保證,那麼在保費上反應就可以不是嗎?

 

然後失能者死亡理賠,更是可以取消,因為理賠項目功能越多,保費越高,

但是會買到失能險的保戶,應該都已經有壽險保單了,

保險公司為了拉高保費,才又加入這項因子,很多醫療險都有這種影子存在,

往好處想是拉高保障,但實質上是重複購買,如果純粹針對失能的狀況設計理賠,保費合理降低,

應該可以造福更多保戶。保險公司多賣一點純的保險吧!

 

現在健保大數據已經對保險公司開放,國人的醫療狀況失能百分比,

都可以掌握,看看保險公司每年的理賠金額數據都在控制內就可得知,

我不太相信會造成理賠失控,保險公司掌握了已知的風險數據太多,對保戶而言是不是不公不利的逆選擇呢!

就算是疫情干擾 大家收入不好

偉大的保險業 還是創下了歷年來獲利新高

今年應該可以破2000

然後一個小小的失能險大呼小叫說虧本

保險業去年的獲利還創下歷年新高啊!20210104

保險業歷年獲利1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普羅張 的頭像
    普羅張

    保險風雲

    普羅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