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不喜歡電子文件 不是LKK 跟不上時代的排斥感 而是覺得網路太容易凸槌(修改偽造毀損藉口)
上週半澤直樹將我心裡想的說出來了.
就像古代政府查糧倉,審計查帳冊,一把火燒了,甚麼都沒有,縱使現代異地備份,但是大家都知道
從到 WORD 到 PDF 甚至 Photoshop 都能動手腳 給對方當藉口 弱勢的消費者 真的無計可施
每一次上課都有提醒大家 : 無紙化要看是甚麼項目!
金管會抓到了!電子保單竟直送業務員信箱 壽險業者慘了 20200823 蘋果日報
理專、保險業務員 A 錢頻傳,金管會盯上電子保單、對帳單,竟發現保戶電子保單、電子單據竟送到業務員信箱,
據了解,此狀況已違規,金管會不排除處份壽險業者。
據最新出爐的金檢報告,金管會發現銀行業及保險業,對客戶的電子對帳單、電子保單控管出現紕漏,
導致出現不同客戶、或不同要保人(付保費者)竟留存同一電郵信箱接收對帳單或保單,
甚至是保戶留存的電子郵件信箱和業務員相同,電子單據竟送到業務員信箱、業務員還可輕鬆更改保戶密碼,易衍生弊端。
2019 年開始,爆發至少十家銀行的理專或行員 A 錢,甚至也出現壽險業務員偽造假保單詐騙,
金管會訂出理專十誡,十誡中最重要的就是「交易對帳單」。
官員說,但金管會發現各銀行對寄發交易對帳單並不積極,金檢時還發現 3 大缺失,
1. 不同客戶竟留存同一電子郵件地址收對帳單,
2. 有客戶沒有留存電子郵件信箱,
3. 對不同客戶利用網路交易買賣基金,卻是透過同一支手機接受交易確認簡訊碼(OTP),但銀行卻沒有了解原因。
銀行主管說,會出現不同客戶留存同一地址、或用同一支手機接受交易確認碼,
可能是人頭戶、代操、或是家人共用,銀行多會致電客戶做了解,若是銀行的「資產大戶」,甚至還要求分行經理親自跑一趟。
該主管說,去年多數銀行都已全面禁止,客戶交易帳單地址,與理專信箱相同、或是寄到分行者,
也對不同客戶、卻出現相同的寄送信箱、地址做了解,發現多是家人親屬共用,也紛紛致電與客戶確認。
金管會則提出 2 項改善措施,
一是,要求各銀行須在系統建立控管機制,包括客戶開戶、或異動資料時,
就需檢核留存的電郵信箱是否與他人相同、及是否留存,並應即時處裡查明合理性。
二是,對不同客戶接收交易確認簡訊的手機號碼,也應進一步比對是否有相同情況,並主動了解原因及聯繫客戶處理。
除交易對帳單出現紕漏,金管會發現保戶留存的手機或電郵信箱也發生類似狀況。
金檢發現 3 大缺失:
1. 不同要保人(付保費者)做網路投保時,交易確認碼發送到同一支手機號碼。
2. 保戶電子單據寄送信箱竟與業務員、或是其他保戶相同。
3. 保戶留存電子信箱與業務員相同,甚至保戶在官網申請網路會員密碼補發作業,
只需打入身分證字號,就可依照申請人選擇,重新發送新密碼到電子信箱。
業者說,因保戶電子保單寄發地址與業務員相同,若有不肖業務員拿著保戶身分 ID 重新更改保戶密碼,
幾乎可以全面操控保戶保單、加大對保戶保單上下其手的空間。
金管會官員說,早已明文規定,保戶留存電話、郵件信箱禁止與業務員相同,會發生這類情況,
可能是業者系統檢核未能配合全面修正,據了解,金管會不排除開罰違規業者。
檢查局也提出改善方式,除依規定、明文禁止保戶留存的電話、電郵禁止與業務員相同,
也應比對上述聯絡資料是否有相同或集中異常情況,並就該等情況主動了解及聯繫保戶處理。(廖珮君/台北報導)
新聞來源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property/20200823/USK2LNQJ4RBO3CN3G3TBF3YPNY/